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柳姗姗 彭冰老虎配资
7月2日,由长春市总工会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农业农村局、畜牧业管理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长春乡村工匠系列技能竞赛,在吉林农业大学(长春工匠学院)圆满落幕。
本届竞赛包含动物疫病防治员、农业植保无人机驾驶员两项市级一类竞赛。自6月启动以来,经过全市15个县(市)区、开发区的逐层选拔,69名来自一线的农业技术工作者参与决赛角逐。赛场上,选手们分秒必争、精益求精,用精湛技艺诠释着新时代乡村工匠的风采。
据介绍老虎配资,竞赛着眼于长春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发展战略,聚力通过以赛带训、以训促赛锻造一支“懂技术、精技能、善创新”的高素质乡村工匠队伍。在竞赛的内容和标准上,项目设置严格对标《动物疫病防治员》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《植保无人飞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》,其中,动物疫病防治员竞赛涵盖猪瘟疫苗免疫注射、鸡体解剖采样等5项核心操作;植保无人机竞赛则聚焦遥控器精准调试、全自主航线规划作业等5个实操场景,系统检验选手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自2022年以来,长春市总工会已围绕7个农业关键领域举办赛事,累计吸引754名技能骨干参赛,培养高技能人才207名。本届竞赛将动物疫病防控与智慧农业植保技术纳入体系,精准对接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物安全与智能装备应用两大核心需求,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。
作为长春工会“农赛驱动、培训赋能、资源整合、品牌引领”助农体系的关键环节,本届竞赛深度嵌入“培训-竞赛-提升”三位一体育人链条。年初启动的乡村工匠职业技能培训覆盖8大领域超千人次,为竞赛输送了优质选手。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技能大赛既是对前期培训成效的实战检验,更是技能人才同场竞技、脱颖而出的重要舞台。这种培育模式成效显著,2024年农机驾驶员市赛第3名选手参加全国竞赛荣获二等奖,创历年吉林省最好成绩;同届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市赛前五名选手在全省竞赛中包揽第2-4名。
同时,市总工会持续深化“劳模+专家”助农服务机制,联合吉林农业大学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,组织30余名劳模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精准帮扶。在九台区稻田示范基地、双阳区规模养殖场等多个代表性区域,劳模专家团队聚焦农业生产关键环节,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科学疫病防控方法,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。
下一步,市总工会将继续完善乡村工匠培育体系,瞄准智慧农业、绿色生产、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增设赛项,扩大竞赛覆盖面和引领力,联动高校、企业推动竞赛标准进课堂、成果进生产,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深度融合老虎配资,并持续健全跟踪培养机制,搭建成长平台,落实礼遇政策,让技能人才有地位、得实惠、受尊重。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